2024年7月,歐盟對中國純電動載人汽車初裁反補貼稅,涉及比亞迪、吉利、上汽集團等,稅率17.4%至37.6%,影響中國車企出口戰略。
自2024年7月5日起,歐盟對中國制造電動汽車實施臨時反補貼稅,稅率17.4%至37.6%,德國因依賴中國市場而強烈反對,中歐貿易關系面臨考驗。
中國汽車出口為何在全球市場崛起?俄羅斯為何成為最大進口國?了解中國汽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和中俄汽車貿易的緊密合作。
中歐電動汽車貿易摩擦升級,歐盟提高關稅,中國設置障礙。雙方能否通過對話解決爭端,實現互利共贏?
拜登政府計劃將中國電動車進口關稅提升至100%,太陽能產品同樣面臨增稅,引發行業協會和專家的爭議。
美國財政部宣布調整電動車稅收抵免政策,放寬對中國石墨等關鍵礦物的限制,為制造商提供緩沖期,促進行業發展。
印度政府宣布降低電動汽車進口關稅,條件是跨國公司需在本土投資并建廠,特斯拉等公司將受益。
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創新高,首次超過3000萬輛,新能源汽車出口大增,中國有望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。
據英國《金融時報》報道,馬斯克的公司已要求印度政府降低進口電動汽車的關稅,以便更容易進入這一龐大且不斷增長的市場。
?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滬ICP備2023007705號-2 滬公網安備31011502009912號